抽脂復胖機率高嗎?抽脂體重沒變=抽脂沒效果? 3分鐘常見5迷思大破解抽脂復胖機率高嗎?抽脂體重沒變=抽脂沒效果? 3分鐘常見5迷思大破解

「抽脂復胖」常見嗎?

破解常見5大抽脂迷思

抽脂復胖機率高嗎?抽脂體重沒變=抽脂沒效果? 3分鐘常見5迷思大破解抽脂復胖機率高嗎?抽脂體重沒變=抽脂沒效果? 3分鐘常見5迷思大破解

「抽脂復胖」常見嗎?

破解常見5大抽脂迷思

抽脂復胖機率高嗎?
抽脂體重沒變=抽脂沒效果?
5大迷思1次破解

好不容易做完抽脂手術,為什麼站上體重計,體重卻一點也沒變輕?甚至PTT/Dcard等論壇上還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抽脂復胖抽脂沒效果的慘痛經驗,是不是讓你看了更是心驚驚,擔心抽脂換來花錢白受罪的下場呢?

相信許多人都被網路上眾說紛紜的抽脂資訊搞得霧煞煞,因此我們特別整理網友們最常提及的相關問題,並透過這篇文章來告訴大家抽脂復胖率到底高不高抽脂沒效果的原因有哪些,還要破解關於抽脂的5大迷思,讓你快速掌握關於抽脂手術的正確知識。

最怕抽脂復胖 PTT/Dcard網友噩夢NO.1

抽脂手術是台灣整形市場名列前茅的熱門項目,也是各大網路論壇議論紛紛的流行話題。但除了抽脂價格和效果之外,其實網友們最在乎的,就是「抽脂復胖」這回事!

抽脂復胖是許多網友相當擔心的議題

只要在「Google大神」鍵入「抽脂復胖PTT」「抽脂復胖Dcard」等關鍵字,就能發現一大堆分享抽脂復胖血淚史的討論串,看了讓人不免心生恐懼、擔憂好不容易透過抽脂手術剷除的肥肉又長回來,成為擺脫不了的沉重噩夢。

抽脂復胖機率高嗎?

既然這麼多人為此煩惱,那麼抽脂復胖的機率到底有多高呢?

雖然在台灣沒有確切的數據,但在一篇早期刊登於美國整形與重建外科》期刊的學術報告中,研究人員根據1999年至2003年期間由兩名外科醫生進行抽脂的209份術後調查顯示,竟然有43%的患者表示術後體重增加,甚至65%的人在抽脂區域或未抽脂區域產生脂肪增加的「復胖」情況!

這個結果乍看之下實在令人驚恐不已,難不成抽脂復胖真的是多數人難以避免的宿命嗎?

抽脂復胖機率高嗎

但其實仔細分析這項研究,不難發現除了樣本數過少、受訪者來源較為單一之外,基於自願評估的滿意度調查,也可能存在研究偏差,因此嚴謹度可能不足,真實的復胖率仍有待精準測量。

另外,雖然許多患者反應體重增加或是復胖,但8成的受訪者對於抽脂結果感到滿意,甚至高達86%的患者表示他們會向其他人推薦該手術,可見抽脂的整體效益依然「利大於弊」

抽脂復胖原因有哪些?

台灣民眾抽脂復胖的真實數據雖然尚待研究,但不可否認的是,抽脂絕不是「一勞永逸」的療程,許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復胖情形發生。

以下我們整理出4個常見的抽脂復胖原因,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1.縱情大吃大喝

不少人誤以為抽脂使體內脂肪變少後就不會再復胖,於是開始不忌口、肆無忌憚地盡情吃喝。然而抽脂雖然能讓該部位的脂肪細胞被移除、讓脂肪細胞數量減少,但仍會因為大吃大喝、攝取過多熱量而導致脂肪細胞體積變大,使得體重直線上升,原本的窈窕身形也會跟著走樣。

大吃大喝容易使抽脂復胖

2.生活習慣不佳

上班族免不了需要喝酒應酬或忙到晚餐很晚吃,甚至把三餐併成一餐,直到宵夜才開始大吃一頓;加上作息不正常沒有規律運動睡眠品質差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很可能影響體內代謝,讓抽脂調整好的體態迅速打回原形。


3.藥物副作用影響

明明封住嘴也邁開腿了,為什麼還是會面臨抽脂復胖的窘境呢?打開藥單看一看,原因很可能就是來自這些不起眼的小藥丸!

許多藥物副作用會導致體重增加使抽脂復胖

許多藥物的副作用會導致體重增加或是體態腫脹,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抗組織胺,有些抗憂鬱症藥物、精神病用藥也會使人發福;另外像是降血糖、抗癲癇藥物等也會有變胖的副作用。

因此若需要定期服用藥物,可以向開立處方的醫師確認這些藥品是否有增加體重的疑慮,或是在抽脂手術前與執刀醫師討論,避免抽脂復胖的風險。


4.特殊疾病導致

如果飲食正常、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體重卻仍持續增加,也可能是罹患某些疾病的徵兆。

像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連帶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進而增加體重。此外,好發於生育年齡女性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者罹患糖尿病等,都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使抽脂手術的窈窕效果功虧一簣。

抽脂沒效果的其它4大因素

看完了上面幾項原因,那麼是不是只要身體健康、維持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並且避免服用有增重副作用的藥物,就能確保抽脂超有效、輕鬆變身為男神女神呢?

答案當然沒那麼簡單!原來除了復胖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可能讓抽脂效果不如預期。緊接著我們就要帶你一起解析導致「抽脂沒效果」的4個原因

1.抽取量不足

進行抽脂手術時,執刀醫師會先注入「膨脹劑」,讓欲進行抽脂的部位空間變大,脂肪也會更容易被抽出。但如果執刀醫師的技術不佳,可能就會導致抽出的血水與膨脹劑多過脂肪,因而出現脂肪抽取量不足的狀況。


2.與自己期許有落差

在抽脂手術前若沒有與執刀醫師進行詳盡溝通、達成良好共識,很可能會導致手術結果與自己的原先預想產生落差。

與自己期許有落差是抽脂沒效果的常見因素

另外,不少人誤以為抽脂後就可以立刻看出成效,但其實身體在術後的復原初期會出現瘀青、腫脹等現象,這時候還看不太出抽脂的效果,必須等到術後第二、三週腫脹逐漸消退,甚至三到六個月後才會看見最終的完整成效。


3.使用不適合的儀器

市面上的抽脂儀器有很多種,但不見得每一款都適用於任何人或是所有部位。一旦選到不適合的抽脂儀器,則可能因為功率不足、探針長度不夠、機型老舊、施作部位有所侷限等等,進而導致抽脂沒效果的狀況發生。

LSSA音浪脂雕超音波溶脂

對此,建議選擇效用升級安全較有保障運用範圍廣泛的抽脂機種。

像是新一代的超音波溶脂—LSSA音浪脂雕擁有0.9mm、1.2mm、1.9mm、2.9mm、3.7mm等5種超音波探針尺寸,可對應不同部位與深度,達到深抽淺雕的全方位效果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避免抽脂復胖或是抽脂沒效果等情形

4.受醫師技術與美感影響

人體的脂肪可以分成深層脂肪與淺層脂肪,而且每個部位的脂肪厚薄也有所不同,如果執刀醫師的經驗與技術不足,或是對解剖構造不夠熟悉,則可能會抽過深或過淺,導致抽脂效果不彰。

此外,由於每個人的審美觀不盡相同,有的醫師習慣多保留一點脂肪營造自然的豐腴曲線,有的醫師卻傾向於抽得較為徹底,因此術前多多了解醫師的風格和美感,也能降低抽脂沒效果的機率。

抽脂≠減肥!破解抽脂5迷思!

想要達到最好的抽脂效果,除了慎選執刀醫師並進行詳細的溝通,具備正確的抽脂觀念更是決定抽脂成敗的關鍵!

下列我們也整理出5個常見的抽脂迷思,大家不妨一起來看看,檢視自己的抽脂觀念到底正不正確:

1.抽脂抽越多越好?

有些人會要求醫生抽脂盡量抽多一點,認為抽出來越多脂肪越有效。然而抽脂過量不僅可能導致線條、比例不好看、容易出現凹凸不平等後遺症,嚴重的話甚至還可能危及性命。因此為了安全起見,抽脂絕對不能貪多,臨床上以4-5000cc為合理上限

2.抽脂體重會變輕?

不少人認為抽脂變瘦體重也會跟著降低,然而脂肪的密度比其他組織低,就好比1公斤棉花與1公斤鐵的體積相比差很多一樣。

尤其跟肌肉相比,脂肪的體積更是大了3倍以上,加上每次抽取出的脂肪總cc數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抽脂後外型會看起來變瘦、變勻稱,但其實體重和抽脂前並不會相差太多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避免抽脂復胖或是抽脂沒效果等情形

另外,不少人誤以為抽脂後就可以立刻看出成效,但其實身體在術後的復原初期會出現瘀青、腫脹等現象,這時候還看不太出抽脂的效果,必須等到術後第二、三週腫脹逐漸消退,甚至三到六個月後才會看見最終的完整成效。

3.可以透過抽脂減肥?

由於抽脂不能顯著降低體重,也只能移除局部堆積的脂肪、達到「雕塑身形」的效果,因此抽脂無法代替減肥或運動,更不能被認為是一種「治療肥胖」的方法。

此外,若是體重過重或是全身肥胖者,也建議在抽脂前先展開減重計畫,如此一來可降低手術風險,再者也能使抽脂的效果更為突出。

4.抽脂體脂肪會下降嗎?

好消息是,抽脂手術的確能使體脂肪下降。根據一份學術論文顯示,女性患者平均抽除1.5 +/- 0.7kg的脂肪重量可使原本體脂肪降低約6-12.4%的比例。

不過研究團隊也發現,雖然進行抽脂手術後「皮下脂肪」(SAT)率確實會降低,但「內臟脂肪」(VAT)率卻也可能代償性提高,但目前仍未發現會因此造成代謝或是心血管的風險。

(資料來源:Plast Reconstr Surg. 1998 Oct;102(5):1686-9.
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 2011; 4: 141–154.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2 July;2388–2395 )

5.脂肪細胞數量抽脂後會再增加嗎?

人體的脂肪細胞數量在成年後就會趨於穩定、不再變多,而抽脂是將脂肪細胞抽出、藉此雕塑體型,所以脂肪細胞數量在抽脂後的確會減少且不易再新增

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使脂肪細胞數量不會再增加,但要是覺得抽脂後體型變瘦就暴飲暴食、沒有規律運動,剩餘脂肪細胞的「體積」仍會膨脹變大,甚至產生抽脂過的區域變胖幅度較不明顯,但其他沒有抽脂的部位卻明顯堆積肥肉,導致復胖後的身形比例變得相當不協調的怪異情況。因此在抽脂後務必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維持抽脂手術雕塑出的體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避免抽脂復胖或是抽脂沒效果等情形

看完上述介紹,相信大家都清楚抽脂復胖抽脂沒效果的相關原因,並且對於抽脂也有了更加正確的觀念。

如果還想更深入了解抽脂手術,歡迎隨時與粹究美學聯繫,讓擁有國際專業講師級的團隊陣容為你詳細評估,打造出量身客製的抽脂計畫,讓完美體態不再只是夢想。

延伸閱讀:

最怕抽脂復胖 PTT/Dcard網友噩夢NO.1

抽脂手術是台灣整形市場名列前茅的熱門項目,也是各大網路論壇議論紛紛的流行話題。

但除了抽脂價格和效果之外,其實網友們最在乎的,就是「抽脂復胖」這回事!

抽脂復胖是許多網友相當擔心的議題

只要在「Google大神」鍵入「抽脂復胖PTT」「抽脂復胖Dcard」等關鍵字,就能發現一大堆分享抽脂復胖血淚史的討論串,看了讓人不免心生恐懼、擔憂好不容易透過抽脂手術剷除的肥肉又長回來,成為擺脫不了的沉重噩夢

抽脂復胖機率高嗎?

既然這麼多人為此煩惱,那麼抽脂復胖的機率到底有多高呢?

雖然在台灣沒有確切的數據,但在一篇早期刊登於美國整形與重建外科》期刊的學術報告中,研究人員根據1999年至2003年期間由兩名外科醫生進行抽脂的209份術後調查顯示,竟然有43%的患者表示術後體重增加,甚至65%的人在抽脂區域或未抽脂區域產生脂肪增加的「復胖」情況!

這個結果乍看之下實在令人驚恐不已,難不成抽脂復胖真的是多數人難以避免的宿命嗎?

抽脂復胖機率高嗎

但其實仔細分析這項研究,不難發現除了樣本數過少、受訪者來源較為單一之外,基於自願評估的滿意度調查,也可能存在研究偏差,因此嚴謹度可能不足,真實的復胖率仍有待精準測量。

另外,雖然許多患者反應體重增加或是復胖,但8成的受訪者對於抽脂結果感到滿意,甚至高達86%的患者表示他們會向其他人推薦該手術,可見抽脂的整體效益依然「利大於弊」

抽脂復胖原因有哪些?

台灣民眾抽脂復胖的真實數據雖然尚待研究,但不可否認的是,抽脂絕不是「一勞永逸」的療程,許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復胖情形發生。

以下我們整理出4個常見的抽脂復胖原因,帶大家一起來了解:

1.縱情大吃大喝

不少人誤以為抽脂使體內脂肪變少後就不會再復胖,於是開始不忌口、肆無忌憚地盡情吃喝。

然而抽脂雖然能讓該部位的脂肪細胞被移除、讓脂肪細胞數量減少,但仍會因為大吃大喝、攝取過多熱量而導致脂肪細胞體積變大,使得體重直線上升,原本的窈窕身形也會跟著走樣。

大吃大喝容易使抽脂復胖

2.生活習慣不佳

上班族免不了需要喝酒應酬或忙到晚餐很晚吃,甚至把三餐併成一餐,直到宵夜才開始大吃一頓;加上作息不正常沒有規律運動睡眠品質差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很可能影響體內代謝,讓抽脂調整好的體態迅速打回原形。


3.藥物副作用影響

明明封住嘴也邁開腿了,為什麼還是會面臨抽脂復胖的窘境呢?打開藥單看一看,原因很可能就是來自這些不起眼的小藥丸!

許多藥物副作用會導致體重增加使抽脂復胖

許多藥物的副作用會導致體重增加或是體態腫脹,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抗組織胺,有些抗憂鬱症藥物、精神病用藥也會使人發福;另外像是降血糖、抗癲癇藥物等也會有變胖的副作用。

因此若需要定期服用藥物,可以向開立處方的醫師確認這些藥品是否有增加體重的疑慮,或是在抽脂手術前與執刀醫師討論,避免抽脂復胖的風險。


4.特殊疾病導致

如果飲食正常、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體重卻仍持續增加,也可能是罹患某些疾病的徵兆。

像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連帶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進而增加體重。此外,好發於生育年齡女性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者罹患糖尿病等,都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使抽脂手術的窈窕效果功虧一簣

抽脂沒效果的其它4大因素

看完了上面幾項原因,那麼是不是只要身體健康、維持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並且避免服用有增重副作用的藥物,就能確保抽脂超有效、輕鬆變身為男神女神呢?

答案當然沒那麼簡單!原來除了復胖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可能讓抽脂效果不如預期。

緊接著我們就要帶你一起解析導致「抽脂沒效果」的4個原因

1.抽取量不足

進行抽脂手術時,執刀醫師會先注入「膨脹劑」,讓欲進行抽脂的部位空間變大,脂肪也會更容易被抽出。

但如果執刀醫師的技術不佳,可能就會導致抽出的血水與膨脹劑多過脂肪,因而出現脂肪抽取量不足的狀況。


2.與自己期許有落差

在抽脂手術前若沒有與執刀醫師進行詳盡溝通、達成良好共識,很可能會導致手術結果與自己的原先預想產生落差。

與自己期許有落差是抽脂沒效果的常見因素

另外,不少人誤以為抽脂後就可以立刻看出成效,但其實身體在術後的復原初期會出現瘀青、腫脹等現象,這時候還看不太出抽脂的效果,必須等到術後第二、三週腫脹逐漸消退,甚至三到六個月後才會看見最終的完整成效。


3.使用不適合的儀器

市面上的抽脂儀器有很多種,但不見得每一款都適用於任何人或是所有部位。

一旦選到不適合的抽脂儀器,則可能因為功率不足、探針長度不夠、機型老舊、施作部位有所侷限等等,進而導致抽脂沒效果的狀況發生。

LSSA音浪脂雕超音波溶脂

對此,建議選擇效用升級安全較有保障運用範圍廣泛的抽脂機種。

像是新一代的超音波溶脂—LSSA音浪脂雕擁有0.9mm、1.2mm、1.9mm、2.9mm、3.7mm等5種超音波探針尺寸,可對應不同部位與深度,達到深抽淺雕的全方位效果

音浪脂雕LSSA超音波溶脂-5種尺寸探針

4.受醫師技術與美感影響

人體的脂肪可以分成深層脂肪與淺層脂肪,而且每個部位的脂肪厚薄也有所不同,如果執刀醫師的經驗與技術不足,或是對解剖構造不夠熟悉,則可能會抽過深或過淺,導致抽脂效果不彰。

此外,由於每個人的審美觀不盡相同,有的醫師習慣多保留一點脂肪營造自然的豐腴曲線,有的醫師卻傾向於抽得較為徹底,因此術前多多了解醫師的風格和美感,也能降低抽脂沒效果的機率

抽脂≠減肥!破解抽脂5迷思!

想要達到最好的抽脂效果,除了慎選執刀醫師並進行詳細的溝通,具備正確的抽脂觀念更是決定抽脂成敗的關鍵!

下列我們也整理出5個常見的抽脂迷思,大家不妨一起來看看,檢視自己的抽脂觀念到底正不正確:

1.抽脂抽越多越好?

有些人會要求醫生抽脂盡量抽多一點,認為抽出來越多脂肪越有效。

然而抽脂過量不僅可能導致線條、比例不好看、容易出現凹凸不平等後遺症,嚴重的話甚至還可能危及性命。因此為了安全起見,抽脂絕對不能貪多,臨床上以4-5000cc為合理上限

2.抽脂體重會變輕?

不少人認為抽脂變瘦體重也會跟著降低,然而脂肪的密度比其他組織低,就好比1公斤棉花與1公斤鐵的體積相比差很多一樣。

尤其跟肌肉相比,脂肪的體積更是大了3倍以上,加上每次抽取出的脂肪總cc數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抽脂後外型會看起來變瘦、變勻稱,但其實體重和抽脂前並不會相差太多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避免抽脂復胖或是抽脂沒效果等情形

另外,不少人誤以為抽脂後就可以立刻看出成效,但其實身體在術後的復原初期會出現瘀青、腫脹等現象,這時候還看不太出抽脂的效果,必須等到術後第二、三週腫脹逐漸消退,甚至三到六個月後才會看見最終的完整成效。

3.可以透過抽脂減肥?

由於抽脂不能顯著降低體重,也只能移除局部堆積的脂肪、達到「雕塑身形」的效果,因此抽脂無法代替減肥或運動,更不能被認為是一種「治療肥胖」的方法。

此外,若是體重過重或是全身肥胖者,也建議在抽脂前先展開減重計畫,如此一來可降低手術風險,再者也能使抽脂的效果更為突出。

4.抽脂體脂肪會下降嗎?

好消息是,抽脂手術的確能使體脂肪下降。根據一份學術論文顯示,女性患者平均抽除1.5 +/- 0.7kg的脂肪重量可使原本體脂肪降低約6-12.4%的比例。

不過研究團隊也發現,雖然進行抽脂手術後「皮下脂肪」(SAT)率確實會降低,但「內臟脂肪」(VAT)率卻也可能代償性提高,但目前仍未發現會因此造成代謝或是心血管的風險。

(資料來源:Plast Reconstr Surg. 1998
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 2011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2 )

5.脂肪細胞數量抽脂後會再增加嗎?

人體的脂肪細胞數量在成年後就會趨於穩定、不再變多,而抽脂是將脂肪細胞抽出、藉此雕塑體型,所以脂肪細胞數量在抽脂後的確會減少且不易再新增

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使脂肪細胞數量不會再增加,但要是覺得抽脂後體型變瘦就暴飲暴食、沒有規律運動,剩餘脂肪細胞的「體積」仍會膨脹變大,甚至產生抽脂過的區域變胖幅度較不明顯,但其他沒有抽脂的部位卻明顯堆積肥肉,導致復胖後的身形比例變得相當不協調的怪異情況。

因此在抽脂後務必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維持抽脂手術雕塑出的體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避免抽脂復胖或是抽脂沒效果等情形

看完上述介紹,相信大家都清楚抽脂復胖抽脂沒效果的相關原因,並且對於抽脂也有了更加正確的觀念。

如果還想更深入了解抽脂手術,歡迎隨時與粹究美學聯繫,讓擁有國際專業講師級的團隊陣容為你詳細評估,打造出量身客製的抽脂計畫,讓完美體態不再只是夢想。

分享文章
© 2023 Copyright - 粹究美學診所